5G时代,中国移动如何破解核心网与接入网协同难题?发表时间:2025-04-16 15:14 随着5G网络规模化部署,中国移动在核心网与接入网的协同优化中面临多重技术挑战。两者的深度融合需突破架构差异、资源调度效率以及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等关键瓶颈。奈石将从网络架构适配、动态资源调度、端到端服务保障三方面,剖析协同优化的技术难点与解决路径。
网络架构差异——云化与分布式的适配难题
传统核心网采用集中式云化架构,而5G接入网更倾向于分布式部署。这种架构差异导致协议转换复杂、时延敏感业务难以保障。例如,核心网需支持网络功能虚拟化(NFV)和软件定义网络(SDN),而接入网需实现低时延、高可靠的无线资源管理。两者的协同需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协议和灵活的编排机制,实现控制面与用户面的高效解耦。此外,边缘计算(MEC)的引入进一步要求核心网下沉能力与接入网边缘节点无缝对接,这对网络切片管理和资源隔离技术提出更高要求。
动态资源调度——实时性与全局优化的矛盾
5G场景的多样化导致业务需求波动剧烈。高清视频、工业物联网等业务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差异显著,而核心网与接入网的资源调度需在全局视角下实现动态平衡。例如,接入网需根据终端位置和信道状态快速调整波束赋形,而核心网需同步优化计算与存储资源的分配。然而,跨域协同易因信令交互延迟或资源冲突导致效率下降。解决这一矛盾需依赖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调度算法,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对网络状态进行实时建模与预测,从而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业务连续性。
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——跨域协同的可靠性挑战
从接入网到核心网的端到端服务保障,涉及无线传输、回传网络、核心云等多个环节。在超低时延场景(如自动驾驶)中,任何环节的抖动都可能引发业务中断。例如,核心网的负载均衡策略需与接入网的无线资源预留机制联动,避免单点过载;同时,网络切片技术需实现跨域资源隔离,确保不同优先级业务的差异化服务。此外,运维层面需构建统一的监控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定位故障根因,并实现跨域故障自愈,从而降低人工干预成本。
中国移动在5G核心网与接入网协同优化中,需攻克架构适配、动态调度与端到端保障三大技术难点。通过引入网络切片、边缘计算、AI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,构建开放解耦、灵活弹性的网络体系,才能实现5G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。未来,随着标准演进与技术迭代,“云网协同”与“算网融合”将成为推动5G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关注奈石信考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 |
|